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草日,中国大陆称之为世界无烟日,香港和台湾则称之为世界不吸烟日,世界无烟日的意义是宣扬不吸烟的理念。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控烟呢?
烟属于一种十分特别的空气污染,香烟的烟雾及烟油中的污染物毒性很大,而且种类多。根据估计在香烟的烟雾及烟油中至少含有750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尼古丁、焦油以及氧化碳等,而尼古丁属高毒化学物质,只要有20支烟中的尼古丁,就可以致人于死地。微量的尼古丁进入到人体以后,会引起心率增加,哪怕少许吸烟,也是十分有害的。
很多的调查显示吸烟不但损害肺功能,而且使普通性疾病发病率更高,慢性支气管炎大约高2~8倍,心血管疾病高70%。吸烟还特别容易引发肺、口腔、胃、膀胱等癌症,吸烟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香烟中包含的焦油,可以引起支气管的细胞发生变异,而且有引发向癌症转变的倾向,焦油中含有大约千余种致癌物质,其中有一种致癌物质可以引发膀胱癌。也有人估计,吸烟而导致癌症的潜伏期大约为30年。
吸烟不但使本人深受其害,并且污染空气,从而危害他人。为了减少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在香烟上加了过滤嘴等,但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为了我们身体健康的需要,控烟对我们追求高品质生活有着亟不可待的作用。
既然在控烟,那么为什么还要生产烟草呢?
有人不禁要问:控烟为啥还要产烟?直接不生产,不就彻底解决问题了?事情当然不会如此简单。
首先,吸烟作为一种消费习惯,已延续几个世纪,不可能很快被强行改变。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烟民当属印第安人,自打欧洲人踏上了美洲,烟草就随着欧洲人的脚步遍及全球。1575年西班牙人横渡太平洋,烟草传入菲律宾,1590年传入日本,16世纪至17世纪,战争频繁,烟草的推广和普及被加快。仅用200年时间,烟草就“征服”了世界。但百余年后,作为“健康杀手”的烟草,已逐渐为人们所嫌弃——从教会禁烟到学界禁烟,再到政府参与禁烟,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由此被开启。
其次,烟草消费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有数据表明,全球10亿吸烟者中几乎有80%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另外,非法贸易使烟草制品更廉价,更多年轻人或弱势群体会被引诱吸烟。世卫组织数据显示,非法烟草市场在全球卷烟消费中的占比可能高达十分之一,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存在非法贸易。虽然自《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5年2月生效后,烟草管制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仅限于局部。高收入和中上收入国家的烟草制品消费呈减少态势,烟草制品在全球的消费却在不断增加。
再者,对许多国家来说,烟草种植和生产都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
如果单纯提高税收以减少烟草消费,极可能会给本国的经济和就业等领域带来负面影响。无论国家的发展水平如何,只要提升烟草税收,就会动了整个行业“奶酪”,影响到某些群体的利益,推行起来阻力不小。
从当前来看,控烟不是禁烟,控烟一定程度上要解决的是吸烟者自由与非吸烟者不受吸烟侵害自由之间的平衡问题。而要彻底解决控烟与产烟这一对矛盾,还是得依赖烟草消费的核心要素——广大烟民。只有吸烟的人少了,产烟的需求才会少,控烟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天下无烟”才有可能。
出台控烟政策是好事,但为什么越是禁止越是有人去冒险呢?
据统计,在北京出台“最严控烟令”之后的5个月里,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共收到9291件控烟投诉举报,每日平均70件左右。卫生监督机构会针对热线中提到的每一起投诉举报进行跟踪调查。
从监督执法情况来看,共发现4846家不合格单位,劝阻违法吸烟人员1979人,其中598人被处罚;由于整改不到位,217家单位被行政处罚,共计罚款超过57万元。控烟合格率较高的是学校、宾馆和医疗机构,最低的是餐饮业。
这让编者想起罗伯特·B·西奥迪尼所写的《影响力》中阐述的一个影响因子——“稀缺”。
G.K.切斯特顿说过一句话:“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你晓得会失去它,自然就会爱上它了。”我们基本可以根据获得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迅速准确地判断它的质量。
机会越来越少的话,我们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而我们又痛恨失去本来拥有的自由。保住既得利益的愿望,是心理逆反理论的核心。也就是说你越不让我抽烟,我越想抽!
最能说明施压造成反叛的例子,大概要数所谓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了。
两个年轻人双双自杀殉情,这对年轻人感情和行为的强烈程度,一直为该剧的观众迷惑不解。他们这么年轻,怎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展出非同一般的浓烈感情呢?浪漫的人或许会说他们之间是一种少有的理想爱情。可社会学家却会说,这是父母的干涉及其带来的逆反心理所致。
有人对科罗拉多140对少年情侣作了研究,发现尽管家长干涉会令感情关系出现某些问题——如一方以更挑剔的眼光看待一方,更多地报告另一方的负面行为,但干涉同时也让情侣双方觉得彼此更加相爱、更想结婚了。
每当有东西获取起来比从前难,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受到限制,我们就越发地想要得到它!因为一样东西遭到禁止而觉得它更有价值,我们就越想得到它!
虽然吸烟者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控烟了,让我们来看看同样拥有大量烟民的日本是怎么控烟的。
在日本,公共场所绝对闻不到烟味,所以很多中国人都会误以为日本人不抽烟,其实很多日本人烟瘾十分厉害。遍布日本的62万台自动售烟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市场规模。根据2007年的数据,在一亿三千万日本国民中,大约有2733万烟民,其中绝大多数是男性。中国烟草企业基本为国企,是重要的财政税收来源。日本烟草业其实也是如此。日本政府持有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JT)三分之二股权。根据法律,JT是日本唯一能从事卷烟生产业务的公司。因此日本烟草市场80%以上被JT所占据。
烟民比例和烟草业国有程度,在这些基本数据上,日本和中国差距不大,但在公共场所控烟方面,日本却远远领先于中国。去年2月,日本已有105个自治体通过了禁止在街道上吸烟的条例,商场超市、公园绿地、车站码头、医疗机构、中小学校、地铁等公共场所都列为禁止吸烟的区域。所谓“游烟”也就是在马路上一边走路一边抽烟的情景,在日本主要道路上已基本绝迹。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主要还是日本在控烟方面已努力了30多年,用疏导结合禁烟、持之以恒的结果。
烟民群体庞大注定控烟靠一纸禁令不会立竿见影。从1978年民间自发的“嫌烟权”运动开始,日本控烟先是从保护不吸烟人群权利入手,在公共场所划分出吸烟区和禁烟区。相比一刀切的禁烟,这一措施较易取得吸烟者的理解和配合。在划分禁烟区和吸烟区时,日本人非常注重实际效果,不是简单地挂一块牌子、拦一根线就结束。大多数会隔离出专门的吸烟区,力求烟雾不会飘到禁烟区域。即使在临时会场这种难以隔离的场合,也会用专门的譬如类似脱排机这样的吸烟框架划出吸烟区,让吸烟者在框架内吸烟,确保二手烟不会造成污染。
另一方面,日本为了遏制未成年烟民增长,2008年3月起采用名为“Taspo”的成人识别IC卡,阻止未成年人从售烟机获得烟草。由于日本卷烟售价不高,仅为三四百日元上下,相对于平均国民收入显得十分低廉,日本政府连年提高烟草税以控制烟草消费,就在去年10月经过“史上最大幅度”的价格调整后,日本一根香烟要加收3.5日元的烟草税,调查表明3成烟民因此萌生了戒烟的念头,而主导这次加税的不是传统的财政省而是厚生劳动省,这也给缺乏有力主管部门的中国控烟提供了一条思路。
民间控烟力量则又是日本控烟的另一重要支柱。除了全国性的日本禁烟学会、禁烟推进学术组织等,每个地方府道县町等自治组织也有自己的禁烟团体,再加上各个医师行业、大学机构、公益团体和妇女组织的禁烟团体,几乎每周都有禁烟演讲和论坛,对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带动是不可低估的。
当然日本的控烟也未必尽善尽美。政府出于财税收入考虑,烟草公司仍有一定话语权。前不久青森县曾考虑撤除市内的售烟机,结果遭到烟草公司反对而搁置。而每到午间休息,各大商务楼楼顶,无数日本白领烟民吞吐烟雾的情景仍在延续。
控烟任重而道远,如能从实际出发,先减少非吸烟者所承受的二手烟、三手烟毒害,划分吸烟区与非吸烟区,疏导民众不要在公共场所的非吸烟区吸烟,增加民众的禁烟教育,或许比空头承诺围追堵截更有意义。
格瑞宁控烟室,净化二手烟,关爱呼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