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烟花三月,又是一年“两会”时。
历年来,“两会”的相关话题就特别受关注,主要是来自社会的声音,还有代表的声音。作为一名普通的民众,最为关心的就是一些新政策,尤其是各种惠民政策、民生问题。特别是在经历了一年的疫情之后,我国经济如何发展,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肺移植中心主任陈静瑜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层面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应尽快出台,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禁止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保护公众不受二手烟危害。
而时至今日,全国只有20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性的控烟法律法规,其中仅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数城市的法规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条例》之所以出台难,与我国的国情有很大关系,我国烟民数量庞大,烟草又是重要的社交工具,烟草业在国家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旦全面控烟,影响是多方面的,这是出台控烟法规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全面控烟虽是必要之举,但具体实施时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一刀切”,不妨渐进式推进。而对于吸烟室、吸烟区的建设,我们认为正是控烟路上“阶段性”转变过程中最合理、最人性的一种作为,在国民还无法做到“一刀切”式的全面禁烟的现阶段,吸烟室是一个缓冲,一个过渡,能够在尊重烟民吸烟权利的同时,又能保障非吸烟群体免受二手烟的伤害和干扰。各取所需,各不相扰。
吸烟室更能引导烟民文明吸烟意识和行为,还可以为吸烟提供相对分离且安全的吸烟场所,让吸烟人群和非吸烟人群的相对隔离,预防和控制被动吸烟。而且还可以减少和避免吸烟者随处吸烟、随意丢弃烟头等不良习惯,往大了说不就是助力改善了城市环境卫生、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吗。并且,在一定区域内设置吸烟点或吸烟区,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两会代表提议及方案主要是反映民意,因此要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这里想说,支持控烟的同时,希望不论是国家相关部门或两会代表们,在谈及控烟问题上,更能从实际出发,站在客观角度,在支持和肯定关于控烟工作中,以及文明吸烟建设方面做出的相关努力和成绩之外,制定出一套利于控烟工作有效开展的可行性方案,这才是对控烟最好的助益。